top of page

用數學想想改變課堂風景

點開電子書、播放動畫影片、例題解說、挑戰遊戲……。這些手指點擊滑鼠的動作是我第一年教書在課堂上的必備循環。

是的,我承認,當時我不會教數學,打開一年級課本,內容被我認定「自學就會」的東西,我該怎麼上課?關於數與量的單元,除了畫圈圈、學寫算式、熟練心算外,我不得不「讚嘆」電子書的發明,因為它幫我鎖住了大多孩子的目光。有些程度好的孩子可以迅速把整本課本寫完,然後露出一臉等待的無奈;程度較弱的孩子步調須放得極慢,一一確認之餘還得抓回他們不時溜走的心,兵荒馬亂結束下的數學課,有時還得自我安慰:沒關係,會的早就會了,不會的反正時間久了他們自然會學會。

這樣的課堂也不禁令我懷疑自己:老師的功用是什麼?我面對的是什麼?我是在教書講課還是在教人?這堂課的目的是交差了事把內容講完就好,還是要讓孩子學會算、會寫題目,抑或是……?帶著許多的難題與疑惑,在參加了數學想想師訓後,真的在數想國看到了不一樣的教室風景。


重視孩子想法,差異即是珍寶

在學校裡有著既定的課表及課程規劃,但往往因為進度的關係,壓縮了課堂上的活動或發表,以往我會說:「別人講過的內容就不要再說了、不要講重複的。」 孩子的想法或意見我無法全然聽見,因為會花太多時間。在數想這裡,會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說說自己的想法,就算內容差不多也要練習用自己的話講出來,更大的差異在於,數想沒有要「標準答案」,孩子的思考遠比會算重要,就算講錯了也沒關係,因為「錯」很有價值,可以幫助大家更接近對的答案。

(註:照片非作者本人)


不打不罵不考試,口試成發讚美牆

「考試」是學校的重點活動之一,有分數容易有評價、有比較,孩子更甚家長的壓力都很大。但數想重視溝通的能力,除了想以外,如何讓別人理解你——溝通表達很重要。沒有複習卷,有口試報告:請孩子針對一件事、一個概念,把它解釋清楚;沒有定期考試,有成果發表:把所學內容設計成遊戲或關卡、擔任關主,要能說出個什麼道理、給予增加信心的表現機會。

數想評量孩子的方式,是很具體的看見孩子的「好」,讚美好好地說、也很敢說,把孩子愛夠、接受他的樣子,慢慢慢慢,這些話語能在孩子心裡發酵成好的種子。教材內容多元,情境引導思考猶記得自己試著拿數想來上的第一堂課:怎麼加比較快。這是被放在三年級的教材,內容是兩位數的直式加法。我從小就是那種算不快的小孩,看到課本第一個跨頁我很有感觸:畫面中有一個小男孩在做惡夢,夢中有一台一直出數學加法題目的機器,他的腳似乎被綁住了,只得一直算著這些題目。多麼符合小孩的心境呀,有時不是不會算,但就是算不快,課本中的人物常能引起小孩共鳴、與他們站在一塊。看數想的課本,很像在看一則則的故事,我們跟著故事的情境脈絡去思考,有些插圖也很令人莞爾一笑。數想的課本有種魔力讓人想再看下去,但學校的課本不會:一般教科書會把一個單元分成好幾個活動,但是活動間未必有明確的邏輯或連貫性;頁面上方是佈題、下方是演練,算法及名詞解釋會用框加註突顯其重要性。最重要的是,用數學想想上課,我的學生都變得能投入課堂!



大人小孩都重要,最先把心照顧好

老師間重視夥伴支持跟備課,會有人跟你討論教材的內容、可以怎麼上這堂課,也不強求要把所有的內容上完,好好去享受和孩子討論及想的過程,這是我在閉門造車的學校氛圍裡無法體驗到的。尤其老師與小孩的關係是「平等的」,小孩可以直呼其名、可以一起嬉戲,建立信任關係的管道不外乎「陪伴」而已,所以課堂上該遵守的規矩是由老師和小孩共同約定,而非單方面訂定。



改變不是一時一刻,卻是時時刻刻。或許很多人跟我一樣,身在沒有這麼大彈性的學校裡,但從數想的學習中,我得到調整自己班級的養分,目前正一點一滴融合成自己跟孩子都舒服樣子。現在的我也深刻明白,美麗的課堂不是每個孩子都乖乖坐好,而是能自在傾聽或說出自己的想法,上數學課可以為自己列的式子說故事,帶著他們討論「為什麼是這樣,而不是…」,數學不只是數字跟符號的組合,它還很有道理很具實驗性很生活化。當孩子不懼怕數學甚至覺得有趣時,那就是我最喜歡的課堂風景。





最新文章
月份
文章類別
粉絲團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
Call us:

02-27491145

Find us: 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102號3樓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
​訪客人數:

bottom of page